文章系统  
首页 > 温州医科大学 > 浏览文章

zcsyl中国教育报引用我校案例谈一流学科建设

(编辑:温州医科大学 日期:2018年01月31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当前,“双一流”建设已经从绘制蓝图阶段进入到周全施工时期。《中国教育报》近日推出聚焦“双一流”建设分外报道,就“双一流”建设入围学科如何作为、地方高校如何建设“双一流”进行探析,1月16日的《中国教育报》以“一流学科建设‘硬仗’怎么打?”为题,指出“在‘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的建设至关紧张”,并引用我校案例就地方高校如何推进“双一流”建设进行讨论,同时刊登校长吕帆署名文章《地方高校要依托学科突围》。以下为详细报道内容:

打破专业壁垒,让学科之间“联姻”

“双一流”建设鼓声阵阵,对团体办学实力难与“985”“211”以及下属高校一争高下的地方院校来说,如何在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保持持续发展?

温州医科大学给出答案:“必须以其光显的个性和特色来取胜,在某些学科领域形成本身独有的上风,带动黉舍团体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不在省城不挂“省牌”的地方高校,几十年来,温州医科大学集全校之力打造眼视光学这一学科岑岭,在实践过程中赓续加以雄厚、完美,形成了特色光显的学科上风,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在眼视光学的引领下,该校形成了一批包括药学、检验医学等在内的上风学科群,有力推进了黉舍团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拔。

地方高校要依托学科建设突围

吕帆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间、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拔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加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所做出的庞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强调扶优扶需扶特扶新,鼓励高校根据自身上风确定办学方向,办出本身的特色,这对于高校而言是一个庞大的政策利好。在数量上占全国高校总数 90%以上的地方高校,肩负着探索中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紧张使命,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主体部分,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梦”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非但不能缺席,更是要捉住发展机遇迎头向前迈进。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从“双一流”建设的基本逻辑来看,若干一流的学科群形成一流大学,而若干关联的一流学科形成一流学科群。从战略发展角度而言,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自动作为,依托学科建设突围,精准定位,特色办学,全力出击,将特色上风学科建设定位为黉舍争创“双一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争创“双一流”,地方高校必须要变化一味求多求全的建设取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看重以光显的个性和特色来取胜,走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竞争之路,努力打造特色学科并释放其在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此提拔黉舍的核心竞争能力。特色办学,要求地方高校偏重依托和发挥自身特色和上风,如黉舍重要学科的建设积累、所在地区的区域上风等,坚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理念来打造特色学科。

在追求打造特色上风学科的战略上,地方高校应选择“造峰填谷”而非“削峰填谷”,谋求在某些学科领域形成本身独有的上风,并以此确立黉舍的地位和影响。凸起重点,集中攻坚,面对政策支撑、资源投入等方面无法与中间下属高校相提并论的客观实际,地方高校必要做的是,通过科学定位和统筹谋划、找准学科发展突破口后,深度整合学科和专业布局,着力推动黉舍资源要素实现有用优化的配置,集中力量建设重点特色学科,甚至集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办好、办成一个或者若干个特色上风学科。

“双一流”建设方案指出,高校必须扎根区域,自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共建发展共同体。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共同的选择,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地方高校是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所需人才、科技等支持的紧张动力源。与地方结成发展共同体,形成地方高校与所在区域互促互进、互惠互利的发展共赢模式,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价值所向和需要选择。地方高校要善于打好“地方牌”,围绕国家目标导向和地方经济需求,明确黉舍的服务面向和价值定位,把黉舍发展和学科建设根植于所在区域,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角度审视黉舍发展与区域建设中的互动共生关系。

上一篇:黉舍2018年同一战线迎新春暨“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召开
下一篇:教育国际化罗马尼亚多瑙河大学博士学位点主席Luminita Moraru教授来访我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