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岩讲堂叶晔谈“中国古代的文学排名传统”
初唐四杰、建安七子......中国古代的文学是怎么排名的?这种排名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从中国古代文学排名传统中学习到什么?昨日下午,复旦大学
“文无第一,文学排名能做到公平吗?”叶晔认为,文学排名很难有公正的评判标准,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评判方式。因此,不同时代的文学观念,会造就不同的文学排名。正如《旧唐书·杨炯传》所写:“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于王后’。”
他说,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适当的转换视角,讨论文学排名孰高孰低,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探究文学排名现象背后的观念、方法、诉求,却是我们更细密地认识古代文学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故文学排名之研究有意义。
他结合不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作为文学批评方法的文学排名:南朝钟嵘的《诗品》分上品、中品、下品,同一层级内部无高下之别;南宋吕本中的《江西诗杜宗派图》具体人员有先后、出入的差异,引起同时代人的大争议;明·王世贞《五子篇》系列有层级定编排名、复杂的线性排名和立体化、结构性的布局,前后持续了30年,强调流派建构意识;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和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效仿《水浒传》座次,是文学影响政治,再反作用于文学的典范,其定编、线性、层级、结构各要素充分结合。每一位作家的序位安排,都有其排名学上的意义。
他表示,文学层级排名,兼及传承,风格类型多样,分广大教化、高古奥义、清奇雅正、清奇僻若、博解宏拔、环奇美丽六大类。他总结到,文学排名不只是游戏之作,他既是一种对文学史的回顾和总结,也是一种对文学当下及未来的展望和规划;文学排名带有主观性和功利性。而过于精致的文学排名,容易偏离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旨,扼杀文学批评的生命力;文学排名不应在纯文学范围内被孤立看待,必须放在整个中国社会的等级观念下予以更宽阔的理解。
“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主张,文学流派越多,文学内容就越精彩纷呈。”“无论是文学的经典,还是现代网络文学,都能让人进步。”他认为,如果相信排名有公正性,也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不是一己喜好,是从千年来被人类的接受情况来分析汇总。
最后,他希望大家不要拘束自己的想法,应该开拓自己视野去研究中国文学。叶晔引经据典,全面剖析了中国古代文学排名传统,并在提问环节给出了独到的见解,赢得在场师生掌声连连。
下一篇::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健为在考察我校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