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统  
首页 > 浙江师范大学 > 浏览文章

浙师60·往事珍藏半个多世纪的中文系讲义图 _师大在线_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编辑:浙江师范大学 日期:2016年04月09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我要将我最宝贵的东西献给母校。”3月26日,我校1958级校友邵介安老人带着56年前的手刻教材回到浙师。教材共有5种7册,分别为《中国文学史(上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外国文学》《改进文风资料汇编》《马克思主义语言学原理》等。历经56年的风吹雨打,教材除了略微泛黄以外,封面以及教材上的字迹都十分清晰,四周也没有一丝破损的痕迹。

  七本手刻讲义
  他如数家珍

  “先将钢板放在桌面,再用铁笔一点点地刻出文字,最后覆盖蜡纸,一张张印出来……”隔了半个世纪,邵介安依旧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在学校(杭州师范学院)誊印教材的过程。

夏众明 摄

  那时候,学生们上课没有专门的教材,复印设备更是无处可寻。老师上课用的是自己编写的讲义,同学们再拿讲义到文印室,通过钢板、铁笔、蜡纸等工具,一份份刻印。“7-8个文印室的老师没日没夜地为我们刻印讲义。”邵介安感慨道。

  讲义印好了还需要装订,而当时文印室只能提供刻印服务。自行装订一本书需要几毛钱,囊中羞涩的邵介安把主意打到了艮山门货物装卸站,“去挑煤,一天大概能赚2元钱。”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即便手足冻痛他也坚持每天去挑,“终于在毕业前把装订的钱攒齐了。”

  当时中文系的老师和学生们年纪相仿,踌躇满志,计划自编一套教材。在老师的指导下,邵介安负责整理、编写《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了编好这部分内容,他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浸泡在图书馆,借阅了大量书籍,并摘录下所有毛主席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

  “我们编出来的教材,水平怎样不好说,但通过这次工作,我深感做文字工作和搞科研的艰辛,更加热爱辛勤教学的老师们。”邵介安回忆道。

  1960年,邵介安从浙师毕业,被分配到偏远的小村庄教书,但他始终把从师大带回的七本讲义带在身边。从家到教书的学校,要经过连绵不绝的山路,有时下过雨,地上到处是高低不平的水坑,邵介安便将这沓手写教材举高,以免弄湿。

  毕业后,邵介安换过4次工作,搬过5次家,七本讲义依旧完好无损。

  送还珍藏
  以报母校情

  “这些教材陪伴了我56年,我一直将它们视为我生命中的珍宝,如今,浙师60年校庆,我希望把它们送还母校,让它们更好地还原学校历史,也激励同学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学习条件,将师大人的坚毅精神传承下去……”即便有不舍,但邵介安清楚,送还这份珍藏,是自己对母校的报答。

  “这是一种传承,我的老师为我们撰写讲义,而我用这份讲义去传授学生知识。”邵介安不仅上班期间带着讲义,平时也常常翻阅,“它就像是我的良师益友,在书籍匮乏的年代,总能让我想起老师对我的鼓励,想起艰苦的时光。艰苦有时也是一种财富。”

  邵介安谈到,他当时不过是班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生,甚至一开始就不喜欢当老师。他的班主任周舸岷老师却对他一视同仁,确信他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在邵介安的教育生涯中,他牢牢谨记教师的使命,正视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在邵介安读大学的年代,学生们需要同时兼顾学习和劳动,他打趣着说:“我们将汗水洒在黄土地上。”临近期末考试,邵介安压力特别大,夜里常常失眠。医务室何医师知道了他的情况,立即向学校申请给予邵介安补助:两斤鸡蛋,一斤白糖。这些在今天看似十分廉价的东西,在过去简直是至高礼遇。“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学校却从来不曾放弃我。”两斤鸡蛋、一斤白糖融化了邵介安的心。

  毕业五十余年,邵介安每年校庆都会回母校看看。他收藏着浙师30周年校庆的特刊;在学校50周年校庆时,捐赠了他与他的老师共同编写的教材;这次,在浙师六十周校庆年之际,又将陪伴了他半个多世纪的手刻教材捐赠给母校,祝愿师大越办越好,不断取得新成绩。

上一篇:浙师60·动态学校召开会议 部署倒计时阶段校庆工作图 _师大在线_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下一篇:浙师60·家园校报推出“风物志”系列专版 留住似水年华中的浙师“乡愁”图 _师大在线_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网友评论: